广州大学城:打造中国南方智谷

佛山资讯助手 2018-10-10 07:58:14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广州大学城于2003年1月正式启动建设,19个月后一期工程正式完工。2004年9月1日,大学城一期进驻十所高校: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二期进驻暨南大学和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大学城是华南地

广州大学城于2003年1月正式启动建设,19个月后一期工程正式完工。2004年9月1日,大学城一期进驻十所高校: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二期进驻暨南大学和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大学城是华南地区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的国家一流大学园区,中国南部的“信息港”和“智力中心”,为广东改革开放提供了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撑。 

广州大学城

广州

威水史

大学城助广东高校实现两个突围

从1999年开始,伴随着高校扩招,中国开始了一股新建大学城的热潮。截至2015年3月,全国已建和在建的大学城已有50多个,有11个最为典型,其中,广州大学城的最负盛名。

在时任广州大学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总工程师李传义看来,广州大学城在十几年前就能贯彻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环保节能的规划理念,融入数字信息化等新技术,依然值得未来广州的类似项目借鉴。

很多人不知道,大学城中环路的中央绿化带下方有一条长达18公里的“隧道”,可谓是大学城的神经中枢。这条隧道正式名称叫综合管沟,宽7米、高2.8米,集中铺设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避免了“拉链路”的出现,这是省内排名前列条,也是当时国内最长、规模较大、体系最完整的综合管沟。

“广州大学城是全国大学城建设热潮中最后一个也是最成功的一个。”广州大学城提升计划主要编制者、规划专家袁奇峰教授认为,广州大学城与广东经济发展的契合度,以及大学城本身的规划和达到的效果都是成功的。

华师大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卢晓中教授说,大学城让老城区高校实现了“两个突围”,一是办学空间大幅拓展,实现了大学扩招的“硬突围”;二是学科建设的“软突围”,随着广东经济高速发展,对理工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理工科对设备场地要求比较高,过去施展不开,连实验室都不够用,学生没办法做实验。大学城则为各高校学科发展调整提供了空间。例如,华南师范大学就借机调整了学校理工类学院的架构。

新征程 

A 继续向南扩张46平方公里 

“下一个十年,大学城将打造成文化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成为中国南方的‘中关村’和智谷。”这是广州大学城建设的亲历者,现任中山大学东校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杨元红的心愿,也是省市层面、大学城近20万小谷围“岛民”的心愿。

广州大学城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向南扩张46平方公里,安置国际校区、暨大校区、广医校区二期三大新校区4.7万名学生。去年底,广州市规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国际创新城南岸起步区西南片区及科教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

本次规划是对创新城南岸起步区的控规进行深化调整,保障国际校区、暨大校区、广医校区二期落地,为建设国际化一流大学校区奠定基础。同时,规划还要实现预留未来创新产业的承载空间,增加科研和配套服务用地,落实番禺区村镇安置需求。 

新规划提出打造国际一流教科新区的目标,借鉴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经验,探索融入城市的开放街区式,功能上延续现行的科研教育,与大学城共同形成产学研城一体的新型科教社区,教育科研居住配套等功能融合发展,形成“产学研城”一体化发展格局。

占地18平方公里的大学城目前已经和北面的生物岛、南面的创新城南岸区共同形成了一个总面积73平方公里的广州国际创新城。目前大学城、生物岛已经基本建成,而总面积为46平方公里的创新城南岸是未来的重点建筑地区。

B 、国际校区研究生招生有序进行

待安置的三大校区将形成三大组团。其中国际校区组团用地面积114公顷,拟引入10个学院、容纳2万名学生。今年5月,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项目在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广州国际创新城启动建设。该校区将建设10个前沿交叉学科学院和若干个研究院。据了解,广州国际校区是华工第三个校区,选址广州国际创新城南岸,占地约1700亩,建筑面积将超140万平方米,与五山校区直线距离相距15.9公里,与华工大学城校区隔江相望,直线距离仅有2.9公里。

“不到一年时间,广州已完成1700亩土地的搬迁工作,校园基本建设规划有序进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工校长王迎军透露,目前,教育部已批复了国际校区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指标,今年各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有序进行。同时启动本科新专业的申报,计划明年9月开始全面招生,届时招生范围覆盖从本科生到博士后。按照计划,最终建立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达到1.2万人的在校学生规模,其中本科生约6000人、研究生约6000人。

未来的华工广州国际校区将计划打造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国际化、高水平师资队伍,专任教师、行政和教辅人员总体数量计划达到约1600人,其中先进人才约100人、国内外知名教授约160人和优秀青年人才约240人,将建成全球高端人才的聚集地、国际前沿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使广州大学城如虎添翼。

华师大学城校区建设办主任卢晓中: 广州大学城 办学目的纯粹

亲历者

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的卢晓中教授,当年曾担任华师广州大学城校区建设办公室主任,参与制定了大学城建设的规划工作。那段日子对卢晓中来说,是少有的体验。

卢晓中记得,当时省里用组团式的方式对10所大学进行了分组,“一共有5个组团,华师分在第五组团,挨着星海音乐学院”。

“就像要搬新家一样,大家都很兴奋。”大学城的开放式设计,让大学间的距离从未拉得这么近,卢晓中说,想到紧邻星海音乐学院,大家排名前列反应就是把华师的音乐学院也迁过去,互相交流。

卢晓中说,在大学城规划前期进行了大量调研论证工作,调研了如宁波大学城、上海松江大学城、河北廊坊东方大学城等早期建成的大学城。“广东真的是在做办学的事,不像有的地方和房地产联系在一起,功能混杂。所以从一开始设计就完全没有房地产项目,办学目的比较纯粹,符合广东当时的需要”。

在卢晓中看来,大学城的建设对解决广东高等教育规模、改善办学条件贡献很大,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期效应尤为明显。“在建设大学城之前,全国高校平均毛入学率15.3%,广东高校毛入学率只有约16%,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已经超过4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许多”。

来源:羊城晚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