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53个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洁

佛山资讯助手 2019-12-26 08:08:07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水清了 岸绿了 环境变好了

 

深村(田心)涌经历大力整治后,水质和河岸环境大为改善。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我们所在的位置原来是一条‘断头涌’,经过改造实现了与新市涌的连接,引入活水提升水质。”12月24日下午,上百名市、区人大代表考察了位于岭南大道边上的深村(田心)涌,原来水体黑臭的河涌变得水清岸绿,获得了人大代表们的点赞。

    根据统计,目前禅城区纳入全市城乡黑臭水体整治目标的河涌共31条,2019年已整治完成26条,实施并完成黑臭河涌治理工程73项,黑臭河涌整治验收比例达84%,计划2020年底前消除黑臭。

    河涌治理是禅城区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缩影。近年来,禅城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做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精神,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抓好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处理等方面工作。区级财政年初安排3.3亿元作为保障,整合涉农资金,引导各村开展村级污水管网、垃圾站、厕所建设,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目前,全区53条行政村基本达到干净整洁村,其中,美丽宜居村13条、特色精品村4条,涌现出紫南村、南庄村、罗南村等一批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同时,紫南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

    ●南方日报记者 孙景锋

    1 机关干部脱产驻村一个月 开展拉网式全域排查整治

    24日下午2时许,人大代表一行来到位于岭南大道边上的深村(田心)涌,考察黑臭河涌整治工作。田心涌总长约600米、平均涌宽约5米、平均水深为1.1米,呈南北走向。河涌南端通过节制闸与新市涌相连,北端已截断,形成“断头涌”。过去由于周边污水管网不完善,生活废水直排进涌,底泥淤积厚,加上水体流动性差,导致水质黑臭,被列为省黑臭水体之一。

    近年来,田心涌被纳入佛山市城乡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由市、区、街道三级共同努力,持续开展黑臭水体整治。石湾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治理、引调水工程、周边环境综合提升等一系列措施,该涌水体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连续4个月达标,在今年12月顺利通过市相关部门的初步验收。

    数据显示,禅城区纳入全市城乡黑臭水体整治目标河涌共有31条,2019年已整治完成26条,实施并完成黑臭河涌治理工程73项,黑臭河涌整治验收比例达84%,计划2020年底前消除中心城区河涌黑臭。

    河涌治理是禅城区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缩影。近年来,禅城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做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精神,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抓好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处理等方面工作。

    具体来说,禅城区通过实行区领导挂点镇(街道)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制度,靠前指挥、深入一线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实现高位统筹协同治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机关干部驻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制度,从全区35个单位按照“1领导+2干部”的方式抽调了100多名机关干部,成立54个工作组,进驻各村(居)脱产一个月开展拉网式全域排查整治。

    在这个过程中,禅城区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较大限度调动和发挥镇(街道)、村及村民力量,拧成一股绳开展专项行动,有效规避“政府在做,村民在看”问题,形成全区上下“一盘棋”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格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佛山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三沿一口”环境卫生整治飞行检查组检查反馈的36个问题,禅城区已完成整改34个,整改率达94.4%,剩余2个正按计划加紧整改中。

    针对农村公厕、垃圾污水及“三沿一口”环境卫生等农村人居环境饱受诟病的痛点难点问题,禅城区组织开展全域性、拉网式、高频率的排查整改。为解决“三沿一口”跨权属、跨区域的难点问题,禅城区以“三沿一口”较为集聚的南庄镇为重点整治对象,将原来由镇(街道)属地管理上升为区级管理,统一由区城市管理和区综合执法局接管全区11个重点区域“三沿一口”节点,不断提高区域协调发展。

    而对于农村公厕问题,禅城全区摸查农村公厕295个,计划改造建设公厕73个,纳入“数字云图”跟踪管理,并将各村(居)管养的公厕全部交由镇(街道)接管,实现一体化、标准化管养。据统计,近半个月时间全区累计出动4000余人次,大型器械150余台,清理卫生黑点和乱堆乱放1100余处,清理垃圾870多吨,清理河涌140多公里,打捞垃圾及漂浮物54吨,拆除乱搭乱建71处;拆除农田工具房508个,其中涉及“三沿一口”的200个,极大改善了全区农村人居环境。

    2 靶向发力直击治理痛点难点 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100%

    通过一系列举措,禅城区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提升,涌现出一批美丽宜居村和特色精品村。

    “原来这里的河涌被违章建筑遮蔽,水体黑臭滋生蚊虫,通过‘三清三拆’,现在村里的河涌告别了黑臭,村民也愿意到河边来散步游玩。”12月13日,禅城区在莲塘村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莲塘村党总支书记陈锦碧介绍了莲塘村的发展情况。

    作为禅城区20条美丽文明示范村居之一,2017年以来,莲塘村把美丽文明村居示范点建设项目有机结合,在环境整治提升过程中强调节点、梳理主线,对村口向内走的村道及相关系列景观小节点,包括公共绿地、街道活动场地、沿街建筑外貌、商铺招牌改造等入村牌坊沿线800米景观环境进行改造。

    为了加强村居环境整治,莲塘村内共新建一个标准压缩型垃圾收集站,增设350个垃圾桶。同时,村委会聘请专业公司作村内保洁服务单位,为村常态化保洁提供有效支撑;对村内的公厕进行提升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

    针对村内乱摆乱卖、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现象,莲塘村积极与街道城管部门配合整治,对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清理违章搭建、拉挂,实现市场内门店规范经营,并安排专职人员对市场设施、秩序进行日常维护。此外,莲塘村还通过改造提升村心公园,提高村庄绿化覆盖率,加强村级工业区,对园区内的车位、指示等作统一规划设置;加强村居河涌整治,实现全村污水收集,统一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从而大大改善莲塘村水网的水质,并派专业保洁人员对村边塘、河涌进行定期保洁,确保池塘及河涌的水面清洁,无垃圾杂物漂浮。

    去年10月,莲塘村美丽文明村居项目完成竣工验收。如今,这条拥有近700年历史的古村摇身一变,成为禅城区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

    莲塘的美丽蝶变正是禅城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缩影。数据显示,目前禅城全区53个行政村、388个自然村、总数61487户家庭已全部建成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100%,率先在全市实现农村100%使用卫生厕所目标。完成全区现有273个农村公厕摸查,逐一建档,逐步纳入“数字云图”管理。农村“厕所革命”完成阶段任务。

    农村垃圾处理实现全覆盖,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仅今年1至11月,全区53个村共清理垃圾杂物45649吨、淤泥7687吨,修复村巷道路793处,整治坍塌危房166处,整治农村公厕标牌477处,打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排名前列场硬仗。同时,结合“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全区分别在今年2月、9月开展了“迎新春村庄清洁专项行动”“村庄清洁秋冬战役”等大型活动,区、镇街、驻村干部带头行动,发动超过3万名村民参与,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全区基本建成一村一垃圾压缩站,目前已完成11座生活垃圾收集及配套设施提升改造,购置53辆环卫作业车,今年再对15座农村垃圾站进行提升改造,拟增购14辆作业车,改善人居卫生环境。

    农村污水治理有序推进。2019年计划完成200公里污水管网建设任务,已完成约146公里,完成率约为72.91%。区镇安、沙岗、东鄱污水处理厂已完成提标改造工程。河湖“清四乱”问题已销号73宗,销号率达100%。纳入省“五清”专项行动的90个入河排污口全部完成整改。全区实现村村通自来水、供水到户全覆盖,惠及38万人。

    针对“三沿一口”环境卫生整治问题,禅城区制定了《禅城区域铁路国省道沿线及旅游景区环境卫生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禅城区域铁路国省道沿线环境卫生整治路长制》,建立属地镇街和村居干部领治、区农业农村局挂点包办机制;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完善排查台账,对排查出来的整治黑点,做好逐一销号,“三沿一口”环境卫生黑点登记造册49个,已完成整治32个。

    在这个过程中,各镇街积极行动。其中,南庄镇政府将投入380多万元用于45个高速公路桥下空间环境整治提升,目前已完成19个;祖庙街道积极推进广茂铁路禅城沿线环境卫生整治及容貌提升,共投入经费130万元,转运垃圾240车次,出动人员510人次;张槎街道在沈海高速路沿线绿化带加装视频监控设备、安装围网,防止村民偷排乱放垃圾杂物,做好日常保洁维护。

    3 建立长效化机制提升治理成效部分村居率先探索垃圾分类

    相关负责人介绍,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是一项长效工作,为压实治理责任和提升治理成效,禅城区按照“标本兼治、常态治理”的原则,加强督查考核,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全覆盖。

    其中,各挂点区领导多次分赴各镇(街道)进行督导,各镇(街道)主要领导接续深入农村街头小巷督促各项整治工作落实,有效强化督导力量。明确54个驻村督导组(原驻村工作组)工作职责,建立微信群每日收集驻村组工作动态,形成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立行立改的工作氛围。

    目前,禅城区建立了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镇街交叉检查工作制度,每个镇街抽调5人成立交叉检查专责工作组,通过实地检查方式,进行暗检督导,对存在问题跟踪到底。截至目前,交叉检查累计发现问题155个,其中,卫生黑点问题52个,厕所问题16个,污水问题17个,垃圾乱堆乱放问题70个,已整改150个,整改率达96.8%。

    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禅城将持续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组织各村开展农村卫生公厕全面摸查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督促指导各村将摸查情况导入“数字云图”,在2.5维地图上进行标注、定位,以便制作农村公厕建设管理台账和攻坚作战挂图。

    根据《广东省农村公厕建设指引》要求,结合实际,禅城将重点引领各村做好农村公厕的布设、建设、改造,加快建立、健全农村公厕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与倡导文明乡风结合起来,引导广大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标城市管理考评,将农村公厕建设管理纳入每季开展的禅城区农村人居环境“三清三拆三整治”绩效考核内容,2020年底前,实现农村公厕达到干净整洁卫生标准覆盖率100%。

    “根据农村公厕建设管理绩效考核情况,我们将制定区级相关扶持奖励措施,镇(街道)要将农村公厕纳入整治提升项目库,安排、落实财政奖补资金,不断激发村集体新建、重建或改建农村公厕卫生的积极性和村民参与的热情。”该负责人说。

    针对垃圾处理问题,禅城将加大前端垃圾收集设施的提升改造,提升环卫作业的水平,从规划上优化各类垃圾处置设施项目的配套,优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置链条,推进生活垃圾收集站的压缩化改造,提升三新固废流转中心及五峰应急转运站的垃圾压缩化、无害化处置能力。积极推进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在古灶村、扶西村、石梁村、罗南村、紫南村先行先试,探索开展垃圾分类示范区建设工作。

    而对于污水处理问题,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禅城将加强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对标考核任务,系统梳理研判项目,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倒逼任务落实,确保按期完成年度责考任务。同时加大污水管网建设力度,完成全年污水管网建设200公里的任务,督促建设单位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的推进。

    最后,针对“三沿一口”环境整治提升,禅城区将按“路长制”实施方案要求,督促各责任单位继续做好区域铁路国省道沿线及旅游景区环境卫生整治专项工作,并聘请第三方公司开展全区“三沿一口”建设规划设计,亮化提升全区“三沿一口”重要节点。

    ■案例

    罗园村

    提升人居环境勾勒独特岭南水乡美景

    除了田心涌,12月24日下午,市、区人大代表还集中考察了南庄镇罗园村的乡村振兴工作成效。

    罗园村是拥有800多年的历史古村,全村面积近2000亩,人口超1900人,四面环水,绕村内村外闭合河涌水道近6公里,村内古建筑旧祠堂近百栋。

    近年来,罗园村以古村活化为契机,加大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改善民生工程建设,修缮村内传统建筑,修复历史环境要素、传承传统文化,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古村落。相关负责人介绍,罗园村古村落活化共16个升级项目,力争2020年完成验收。

    其中,管线改造项目、巷管污水收集工程、规划编制项目、村规民约编制已完成;古村导视系统项目计划12月底完成;传统建筑修缮项目已完成总工程的90%;生态环境整治工程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视频监控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此外,结合清代探花罗文俊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罗园村正全力打造“四园一中心”,勾勒独特的岭南水乡美景格局。

    罗园村的发展正是南庄镇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缩影。南庄镇面积76.03平方公里,下辖18个村委会、5个居委会,户籍人口约10万人,外来人口约12万人。

    近年来,南庄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推动“五个振兴”,打造“一村一产业”“一村一特色”“一村一景观”“一村一品牌”的美丽文明村居。各村比学赶帮氛围良好,涌现出“全国首批绿色村庄”“中国最美乡村”(罗南村)、“全国文明村”“中国最美乡村”(紫南村)、“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村”(龙津村)、“中国乡村振兴先锋榜十大榜样”(南庄村)等先进村,形成“引领发展”“帮扶发展”“竞合发展”路径。

    2019年7月,以罗南村、南庄村、紫南村为主体村的“醉美南庄”示范片成功入选佛山市“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12月,南庄镇作为佛山市少有上榜的镇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紫南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文章来源于南方日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