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6个村试点垃圾分类,记者走访看到3个示范村初显成效

佛山资讯助手 2019-11-29 08:03:58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村民垃圾分类有积分奖励

杏坛镇马东村建立的垃圾分类小屋,村民垃圾分类后可获得积分兑换日常用品。

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垃圾分类。如今,随着垃圾分类在全国各地实施,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话题。被列为全国排名前列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的顺德也在积极探索实行垃圾分类,选取了杏坛镇马东村、北滘镇黄龙村等6个村作为示范村,希望形成经验后再向全区推广。近日,南都记者走访了其中3个示范村,发现三个村均已初显成效,其中杏坛镇马东村还获得点赞。

  地点1 :杏坛马东村

  实施垃圾分类积分奖励机制 激励村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杏坛镇马东村作为顺德区六个农村垃圾分类试点之一,于今年10月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通过党群先锋队+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挨家挨户上门宣传、为村民配备干湿垃圾桶、建立垃圾分类积分奖励机制以及建设一个小型餐厨垃圾处理站等举措,短短一个多月,马东村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目前,马东村村民垃圾分类参与率已超过85%,投放准确率超过90%,垃圾每月产量从原来100吨减至85吨,运输车次降低13%。今年11月19日,广东省示范县“清扫垃圾、清洁乡村”专项行动工作推进会在顺德召开时,得到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处长王瑜的肯定,“马东村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得很扎实,党建引领、入村入户进行宣传指导、定时定点收运垃圾、‘小手拉大手’宣传带动垃圾分类这些工作都做得很好。”

11月26日,南都记者走访马东村看到,村内道路干净整洁,到处可见垃圾分类的宣传。在马东村委会附近,设置的一个垃圾分类小屋吸人眼球,小屋设置了玻璃、金属、塑料、纸类4个垃圾箱,还设置了摆放洗洁精、蚊香、盐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展柜,每个垃圾箱和展柜上面都设有二维码。

“这是我们村建立垃圾分类积分奖励机制后而设立的垃圾分类小屋。”马东村党委书记何志远介绍,村民首先自己将生活垃圾分类好,再通过手机扫描对应垃圾箱上的二维码,垃圾箱会自动打开,并会根据村民投递垃圾的情况给予相应的积分,积分则可以用来兑换柜子中的日常用品,“有了这个小屋后,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

而为了让更多村民了解并真正懂得垃圾分类,马东村党委带领村“两委”成员、生产小组组长以及党员队伍站在前列,志愿者团队紧随其后,全力推进马东村垃圾分类省级示范村建设工作,带头践行垃圾分类,挨家挨户开展宣传,上门手把手指导村民如何分类,帮助村民提高垃圾分类能力。

在垃圾分类工作推进过程中,马东村还为每家每户村民免费派发分类垃圾桶,让村民在家中将干、湿垃圾分类好,每天中午12:00到13:30以及19:00到21:00两个时间段,安排垃圾收集员定时定点上门收运。考虑到村民可能会忘记垃圾上门收运时间,马东村还在村内人口密集的6个地方设置了误时投放点,每个点都设有可回收垃圾、有机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垃圾箱。

另外,马东村还在村内建设了一个小型餐厨垃圾处理站,1天可以处理1吨的垃圾,垃圾收集员每天收集的餐厨垃圾将运往该站点处理。经过处理,约75%的餐厨垃圾可直接转化为无污染的水蒸气,剩余的25%则可转化为有机肥料。在该站点旁,记者看到摆放了许多盆花,何志远说,这些花中用的肥料其中就有餐厨垃圾转化而来的。

“垃圾分类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实现废物利用。”马东村村民梁意群说,实施垃圾分类后,村子村容村貌得到很大的变化,漂亮了很多。如今,为发动更多村民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梁意群还成为了马东村垃圾分类志愿队的一员。

“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以来,村民强化了垃圾分类意识,村容村貌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何志远表示,接下来马东村希望以点带面,带动更多的村民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同时,该村目前已经划出了一块地,计划用来做展示窗口,展示餐厨垃圾经过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循环利用的成果,以此让更多村民知道垃圾分类的好处,并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

  地点2:北滘黄龙村

  建设餐厨垃圾处理站 餐厨垃圾变成有机肥

除了杏坛马东村,作为顺德区六个农村垃圾分类试点之一的北滘黄龙村从今年6月启动垃圾分类工作以来,也取得一定的成效。据介绍,在区政府扶持50万元启动资金的基础上,北滘镇又投入近70万元,建设了黄龙村餐厨垃圾处理站及40多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宣传点,并升级改造了黄龙村生活垃圾中转站。

废旧轮胎循环利用后变成花盆,污水净化后灌溉花卉……记者看到,黄龙村餐厨垃圾处理站整个站点设计采用变废为宝的手法,从入口就告诉参观者关于环保概念。

“黄龙村餐厨垃圾处理站的较大特色是“变废为宝”,能将餐厨垃圾实现100%资源化。”运营方广东慧道溢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邱慧妮说,该站点以高利用预处理+黑水虻生物转化技术+湿地净化终水回用系统三者结合的核心工艺,将每天的餐厨垃圾利用黑水虻生物转化系统,能将餐厨垃圾转化成动物饲料及植物有机肥。

据其介绍,黄龙村餐厨垃圾主要来自该村的13家餐饮企业,经过前期组织他们过来参观,他们认识到了垃圾分类的意义,承诺将每天的餐厨垃圾运送到指定的地点,收集员则每天定时去收集,再运到该站点处理,“餐厨垃圾处理站运营后,日处理1至1.5吨餐厨垃圾。”

“我们这个站点是对外开放的,而且作为黄龙的一个科普学习点,用我们餐厨垃圾处置后的虫干及虫沙,来让市民及学生知道原来餐厨垃圾也能成为这么好的有机肥料,作为终端处置处理方式来更直观让他们认识到垃圾分类的好处,积极地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邱慧妮表示。

  地点3:龙江左滩村

  人口密集处设6个收集点 定点上门收集餐厨垃圾

龙江镇左滩村的垃圾分类工作也在如火如茶地进行中,龙江镇环运城管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左滩村垃圾分类工作于今年9月份开启,以党建引领为支撑上门及通过各种活动开展宣传工作,主要是让村民懂得将干、湿垃圾分类好。

同时,针对垃圾分类工作,左滩村还在人口密集处设置了6个垃圾收集点,每个点将设有可回收垃圾、有机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垃圾箱,“村民提前分类好后再将垃圾投递到相应的垃圾桶,再安排人员定时去收集。”

今年11月初,左滩村还在区镇的帮助下建设了一台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每天早上7点到9点,下午1至2点,我们都会安排收集员到餐饮店去收集餐厨垃圾,再运到站点处理,目前1天约处理1吨左右的垃圾,餐厨垃圾经处理后能用作栽种花草的肥料。”该负责人表示。

据其介绍,接下来龙江也计划实行垃圾分类积分奖励机制,激励更多村民加入到垃圾分类中来,同时,龙江还计划在一商业小区试行垃圾分类,积累经验后再全面铺开。

  扩展

  以六个示范村作为试点 探索经验后向全区行政村推广

记者从顺德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被列为全国排名前列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的顺德,选取了北滘镇黄龙村、陈村镇仙涌村、乐从镇路州村、龙江镇左滩村、杏坛镇马东村以及均安镇沙浦村等6个村作为示范村,希望形成经验后在向全区推广。目前,上述6个示范村的垃圾分类工作正如火如茶地进行中,并已取得初步的成效。

除此以外,近年来,顺德按照“大分类+大分流”的建设原则,正在逐步构建五大分流减量的收运处理体系,包括建立餐厨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立园林绿化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解决建筑垃圾收运处理出路、建立大件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立并完善其他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

顺德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透露,在垃圾分类方面,顺德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明年将是顺德实施垃圾分类的突破之年,“按照顺德区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方案“试点先行,分阶段实施”的要求,未来农村垃圾分类将覆盖全区108个行政村,建设100个村级垃圾分类存放专区、240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亭。”

据悉,明年顺德将在10个镇街扩大垃圾分类工作面,每个镇街选取一个住宅小区、一个综合开展前端垃圾分类试点,为垃圾分类全覆盖探索更合适的实施路径。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陈飞龙

文章来源于南都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