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院:描绘“国之重器”,书写首都历史

佛山资讯助手 2021-03-30 11:36:13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在建筑设计界有“一部建院史,半座北京城”之称的北京建院,如今不仅强调建筑的功能、文化属性,更加强调建筑的科技升级。在这样的转型目标之下,2021年,北京建院加快推进上市工作。

2020年岁末,有着“冰丝带”之称的国家速滑馆完工,由铜牛老厂房“变身”改造而成的北京未来设计园区正式启动。这两个北京重要项目背后都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建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北京建院不仅担负了北京未来设计园区规划设计建设,而且是园区首批签约入驻企业。

“冰丝带”、北京未来设计园区仅是北京建院众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部署和重要工程建设中的代表项目,作为新中国排名前列家建筑设计院,在建筑设计界一直有“一部建院史,半座北京城”之称。

从人民大会堂到2019年投入使用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京建院一直引领行业发展,其背后的推动力值得探究。如今,北京建院在数创科技的推动下,在塑造“中国建筑领域较具价值的品牌企业”的同时,正在向着“国际一流的建筑设计科创企业”转型。

去年末,由北京建院设计、有着“冰丝带”之称的国家速滑馆建设完工。

从人民大会堂到大兴国际机场,见证、助力首都发展

成立于1949年的北京建院,系北京市国资委直接监管下的国有科技服务型企业,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为恢复建筑生产、建设首都而设立,在此后的70余年里,北京建院深度参与首都建设,努力担当服务国家、引领行业的重任。在众多“国之重器”的工程建设中都有北京建院的身影。

北京建院副总经理郑实总结称,北京建院的设计作品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在国家和首都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北京建院都留下了承载时代的建筑作品。

据不完全统计,由北京建院设计完成的长安街沿线建筑多达60余项,占长安街全部建筑的80%。在首都四次“十大建筑”评选中,北京建院设计作品共19项入围,占所有入选作品的近一半。

目前,北京建院完成的设计作品遍布北京、全国和世界各地,许多都成为了国家和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与历史博物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亚运村、国家体育馆、国家大剧院、首都国际机场T1/T2/T3、凤凰中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APEC主会场)……其中,由北京建院自主原创设计的凤凰中心,获得了国内外众多大奖,证明了中国建筑师已登上国际舞台,传递出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模式转变的信号。

人民大会堂、大兴国际机场都是北京建院的代表作品。

从这些作品中不难发现,北京建院可谓首都发展的见证者、助力者。在北京建院郑实副总经理看来,优秀的设计成为品牌推动力,北京建院的品牌也是在这些众多优秀作品的沉淀下形成的,这些标杆的优秀项目也成就了今天的北京建院设计品牌。

打造“百年建院”品牌,使命感始终如一

作为新中国排名前列家建筑设计院,北京建院一直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重要工程建设。从亚运会、奥运会、世博会、世园会,到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这些有着时代背景的大事件中,都有北京建院参与其中。

在2019年世园会中,北京建院执笔设计了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馆。

对于每一件作品,北京建院的每一个设计师都有着“刻在骨子里”的使命感。北京建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全胜提到,北京建院身上有三个标签,分别是历史文化、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

今年1月16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北京未来设计园区调研时对现场设计师说,设计要面向未来,拥抱科技,融入市民美好生活。对于社会责任,徐全胜表示,北京建院是市属国有企业,肩负为首都、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使命感,这与其他很多设计院有着本质的不同,这样的使命感也出自于北京建院“建筑设计服务社会,数字科技创造价值”的品牌核心理念。

徐全胜称,很多“国之重器”项目都是北京建院在承担设计工作。作为国有大型建筑设计企业,自然要承担国家重大项目,比如“冰丝带”国家速滑馆,承载着中国要开一届历史上较佳冬奥会的愿景;北京市委市政府城市副中心、张家湾设计小镇这些项目,承载着城市副中心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的千年之城的示范作用。因为这些建筑所承载的使命感,也要求建筑设计者更要有使命感。

由北京建院担纲设计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

截至目前,北京建院用70余年来技术、经验、数据的积累,为城市建设和建筑行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如今,这家设计“老字号”又站在新的起点,向着塑造“百年建院”品牌迈进,打造“中国建筑领域较具价值的品牌企业”。

面对这样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北京建筑提出并正在落实“三步走”的目标,排名前列步是成为较具品牌价值的建筑设计企业;第二步是成为一体化服务体验度较佳的建筑科技服务类企业;第三步是打造国际一流的建筑设计科创企业。

科技驱动高质量发展,向建筑设计科创公司转型

2019年,北京建院在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将建筑设计企业重新定位为建筑设计科创企业,并且作为未来的转型方向。

对这样的定位,徐全胜解释称,当前中国正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那么北京建院也要顺应这一历史需求。传统建筑设计里的高质量发展,通常体现为设计有创意、高品质,以及具有中国文化特点和世界水准。如今,应该根据新时代的特点,重新定义建筑设计的高质量。

在徐全胜看来,科技在建筑中的应用将成为主流,时代已转到了科技驱动的频道。现在,北京建院不仅强调建筑的功能属性和文化属性,更加强调建筑的科技升级。

在这样的转型目标之下,2021年,北京建院加快推进上市工作,在资本市场的平台做出更大成就。事实上,前几年,北京建院早已开启了上市之路,而且已经开始了实质性的布局和准备工作,比如成立数字科技研究院、装配式建筑研究院,以及交通一体化产业研究院,教育产业研究院等,为科技转型以及上市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徐全胜表示,传统建筑设计企业是以本身服务的价值回馈社会,但是科创企业则是高投入、高产出,这个过程会有很高的转化价值,同时基于社会需求而给社会带来更大的价值。

针对上市,北京建院确定了三步走,排名前列步是内部模式转型升级,是由传统的建筑设计行业升级成现代新型的科创企业;第二步是寻找志同道合,且有差异化资源的战略投资者,进行协同创新,搭建团队;第三步才是上市,在更大的平台上整合更多的资源进行发展。

关于企业上市后的发展方向,徐全胜有着明晰的思考,建筑设计仍是北京建院的主业,因为主业是血统传承,也是企业的源动能,未来的科技创新都是基于建筑设计进行的科技创新。北京建院不会变成一个纯粹的科技公司,而是围绕着建筑设计进行产品研发,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所以建筑设计主业相当于“1”,创新则是后面的“0”,有多少创新就有多少“0”。

无论是“中国建筑领域较具价值的品牌企业”,还是未来的“百年建院”,北京建院都将科技创新当成企业转型、发展的利器,践行“建筑设计服务社会,数字科技创造价值”的理念。随着时光的流逝,北京建院所描绘的“国之重器”,不仅将成为历史痕迹的记载者,也将是社会科技进步的推动者。

原标题:(北京建院:描绘“国之重器”,书写首都历史)

来源:新京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