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民”与农民的善意碰撞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当你在电脑面前冥思苦想的时候,大凉山深处的盐源苹果在享受凛冽的山风;当你在格子间里埋头苦干的时候,重庆巫溪县的腊味沐浴着冬日的暖阳。在城市里生活了太久,远乡成了挥之不去的“白月光”,一份来自他乡的风味便是较好的慰藉。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有太多原产地风味被山水阻隔,等待被发掘。乡村难以依靠丰富的物产改善生活,城市里的人也难以品尝到远方的味道,一座连接乡村与城市的公益之桥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刚刚结束的“龙民节”里,一系列公益活动,让盐源苹果、巫溪腊味等优质农产品穿越山川,走上“龙民”们的餐桌,征服了城市居民的味蕾。“龙民节”公益行动既让远乡的风味被发掘和看见,又让城市人得到慰藉。
“龙民节”期间,龙湖在全国 30多个城市举办了系列公益活动,“龙民”们或深入乡村探寻好物,或借助直播的力量,一起释放“龙民”群体的善意与爱。
(小标题1)
雪中送炭
“他们人老好了”
苹果一天天成熟,王佩荣的焦虑就一天一天加剧。
她所在的沈阳市浑南区祝家镇东沟村小仁义屯,以“寒富”苹果出名,村里家家户户都种苹果,苹果是她跟老伴一年的生计。
往年苹果成熟的季节,王佩荣一点都不担心,因为苹果甜甜脆脆、口感很好,到了收苹果的时节,大批游客会涌入村里,采摘基本可以卖掉大部分苹果。“今年受疫情影响,游客很少,只采走2000多斤苹果。” 王佩荣有点不知所措。
(图说:王佩荣从树上采下苹果)
不像村里其他农户,家里有人可以开车把苹果拉倒外面去卖,王佩荣有糖尿病,前年丈夫干活摔断了腿,恢复之后行动不便,少有能够依靠的儿子,在25岁那年遭遇车祸,不幸离世。
没有人可以依靠,两口子就一心一意照顾苹果园,长出的苹果品质很好,再加上好心人口口相传,游客采摘就可以把苹果销售一空,果园的收入勉强可以维持老两口的生活。
今年,果园大概收了两万多斤苹果,如今卖出去的苹果不到十分之一。眼瞅着天冷了,再卖不出去,这些苹果就要被冻烂在树上了,一年的收入就要打水漂,王佩荣急得直掉眼泪。
正在王佩荣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位曾经去过果园采摘的游客,也是龙湖的一名员工,她把王佩荣的困境分享给同事,而恰逢龙湖正在筹办一年一度的“龙民节”,其中龙小湖阳光农场旨在帮助有困难的人群。
于是,一群人来到王佩荣家,把剩下的苹果一箱箱搬上车,运到沈阳龙湖各营销中心开设的展位,也在“龙民市集”上售卖,既为“龙民”们提供优质的苹果,又解决了王佩荣苹果销路问题。
王佩荣不停地感慨:“我不会说啥,就觉得人家忙活一整天,啥也没用我操心,连运货都是人家自己联系的,人可真是‘老好了’。”
(小标题2)
授人以渔
品牌比销量更重要
一次公益采购解决了王佩荣家里苹果滞销的问题,3000公里外大凉山盐源县的苹果果农蒋蕙也迎来自己的“贵人”——朱福林。
朱福林是象甲美食的主理人,跟大凉山结缘,源于一次公益捐赠,那时候他正在经营一家书店,书店的读者群体聚在一起做公益活动,积极介入现实。他们通过朱福林以及一位在大凉山支教的老师,向当地小学捐赠书本、衣物。
带着捐赠的使命,朱福林踏上盐源县的土地,在那里排名前列次接触到盐源苹果。“我吃到盐源苹果,我其实内心惊了一下,苹果表皮不好看,苹果的风味很浓郁,香气,酸甜度,清脆的口感,都远远超出我的预期” 朱福林还记得在果园里尝到盐源苹果的味道。
如此好的苹果,却藏在大凉山深处,不太为外界所知。即使电商非常发达,但农户自己开网店,在专业化运营团队面前,基本石沉大海,带来的销量也非常有限。所以,当地果农依旧依靠批发商的传统渠道来销售苹果,导致苹果卖不上价格。
在盐源县走访几个苹果园后,朱福林萌发做电商平台的想法,“把偏远地区的农产品,介绍给消费者,比单纯捐钱捐物更有效果”。
这样的想法,让他开始搭建团队、寻找优质农产品,还拉来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龙湖。龙湖的“龙民节”活动,同样希望帮助偏远地区的果农们,把优质产品介绍给“龙民”群体,双方理念优质契合,便顺利达成合作。
朱福林透露,“依托龙湖龙民节活动,2021年我们多个渠道(微信、短视频)的销售总量超过了5000箱,苹果销售量超过20吨。”
(图说:蒋蕙夫妇和他们的苹果园)
这些苹果全部来自蒋蕙和她的亲戚家的果园,出售的价格比供应商多0.5-1元每斤,而购买苹果的“龙民”,也以优惠的价格买到更优质、好吃的苹果。
在朱福林看来,象甲美食和龙湖联合出现,对蒋蕙及当地果农来说,不仅仅是多了一个销路、价格卖高一点,影响更深远的是“帮助她们建立品牌、品质的意识,让她们尝到市场化履约的甜头,这样才能带来根本性的改变”。
即使身在大凉山深处,人们依旧可以依靠现代化的市场观念,做出品牌,做出更优质的产品,这比解决销售渠道更难,但影响和提升的效果更加深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小标题3)
各显神通
“为自己而自豪”
做公益,一些人在路上,一些人则在网上。年轻人选择较新潮的方式,通过直播带货来助农。
22岁的灵芝排名前列次参与直播带货,直播开始前,她还在默默地准备。 “我经常在直播间买东西,但真正自己参与带货还是会很紧张”,灵芝要推荐的是一款红糖糍粑,上直播间前,她仔细咨询制作工艺、历史,自己也尝试做过好多次,还观摩过头部主播的风格,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如何介绍,如何上链接。
灵芝在互联网公司工作,是长沙龙湖冠寓的一名租客,她平常刷抖音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一些助农的视频,所以看到龙湖“龙民节”在招募带货主播,能帮助农民拓展销路,便报名了。
在朋友的认知里,灵芝是一枚“吃货”,喜欢在网上搜罗各地的土特产,家里小零食不间断,而她很喜欢直播间的购物体验。“我大学的时候,无意间在一个农民开的直播间买到新疆哈密瓜,那个甜度很高,非常惊喜”,灵芝从此喜欢上直播间够买农产品。
灵芝的直播首秀,引来同事、朋友、家人纷纷下单,这让灵芝发现,“原来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助农,我感受到自己在为社会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身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就突然爆棚了。”
“现在年轻人都习惯在网上做任何事情,直播带货的公益很新颖,又有意义,互联网的传播度更广,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 灵芝觉得,这样可以让公益活动更长久。
龙湖的这次直播活动的另外三位主播,跟灵芝年龄相仿,都在活动中奉献了他们的直播首秀。他们带货的产品,来自河南省淮阳县扶贫办认证扶贫企业、中国消费帮扶生活馆江西馆、湖南省张家界优选助农平台等,为优质农产品“代言”。
直播之外,各地助农产品也在龙民节“龙民市集”上亮相,其来自尚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腊味尤为抢手。该公司负责人游少涂在四年前得到龙湖公益基金会的帮扶,创立这家公司,以此发动巫溪当地的残疾人制作腊味来改善生活。
灵芝觉得“做帮助他人的事,让我为自己而自豪”。
(小标题4)
结语
公益很简单,在善意的号召下,人人都能奉献一点爱意。
“龙民节”以一种活动的仪式感,把“龙民”们的善意聚集起来,涓涓细流的善意汇聚成江河湖海,一起改变公益的潮流,更深入地介入现实,以更接地气的行动,切切实实给予弱势群体以帮助,携手共赴美好生活。
“龙民节”是龙湖集团三大品牌活动之一,其中龙小湖阳光农场活动聚焦助农帮扶,通过公司发起的方式,带动“龙民”的力量,投入到公益活动当中。
公益助农只是龙湖公益行动的一个切面,龙湖公益基金会已陆续开展了“湖光计划”、“展翅计划”、“欣芽计划“、“溪流计划“、“万年青计划“等10余个公益项目,累计帮扶超1.6万人。龙湖集团及创始人已累计向社会捐赠超10亿元。
龙湖的公益行动从一个公司的行动,逐渐发展成一个群体的行动,善意正在向更远处弥漫。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