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乡村振兴为翼!西樵推动文旅生态、城市产业高质量发展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儒溪村的改变,是西樵镇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黄飞鸿杯”狮王争霸赛成为西樵展示岭南文旅的品牌活动。
阡陌交错,水路织网,历史古建筑散落如棋,村心公园休闲舒适,灯光球场宽敞整洁……坐落在西樵山南麓的儒溪村,曾是垃圾乱堆放、荒地无人理的卫生黑点,如今,在党员和群众凝心聚力的协作整治下,这里不仅呈现出一派秀美的岭南水乡风貌,更成为了南海西樵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标杆”。
儒溪村的改变,是西樵镇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也是该镇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项成果。“我们以主题教育为重要抓手,围绕产业、文旅、生态、乡村振兴着重推进工作,将教育和学习全面结合,推进西樵高质量发展。”日前,西樵镇党委书记关海权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西樵镇将全力建设成为全域旅游发展引领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绿色生态发展标杆区、城乡融和共治先行区,奋力闯出高质量发展的西樵之路,在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征程上展现出西樵的使命和担当。
乡村振兴
“一点一片一面”打造“西樵样板”
“没想到我有生之年能见到村里的环境变得那么好,那么干净。”初秋的傍晚,70多岁的儒溪村村民余伯划着小艇穿行在村里的河道中,他不断地称赞村里环境的改善。
距离河道不远处的水口公园,是儒溪村变化较大的地方之一。这里曾是一片“烂泥地”,散落着几家无人居住的危房,杂草丛生、蚊虫繁衍。2019年初,儒溪村成立了乡村振兴工作小组,全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妇女干部等带头,大力宣传和发动村民参与儒溪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当中。危房拆了,泥地硬底化了,这片荒地成了村心公园,还有序地规划了数十个停车位。至今,儒溪村已清理垃圾杂物超过6000吨,整理卫生死角超过4000处,零散小型硬底化合共约5500平方,拆迁破旧房子猪舍接近1000平方,共投入超过280万元。
“儒溪在党建引领发动群众参与‘三清三拆三整治’方面有明显效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得到群众充分肯定。”西樵镇党委书记关海权这样评价儒溪村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成绩。事实上,目前西樵提出了“一点一片一面”的总体规划思路,以儒溪村作为南海区排名前列批乡村振兴特色精品示范村(居),以西樵山南侧6个农村社区作为乡村振兴创新示范片区,带动西樵镇开展乡村振兴工作。
西樵有着独特的岭南水网结构,以及桑基鱼塘、传统渔耕文化,在“乡村振兴创新示范片”、“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实验核心区”的优势叠加下,西樵接下来将推进项目建设,重点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加快农村公厕建设,“三清三拆三整治”深入持续推进,建立完善农村环境治理长效机制,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成果持续有效。
接下来,西樵要紧抓南海打造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机遇,努力打造乡村振兴“西樵样板”。
生态文旅
岭南文旅特色小镇具雏形
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文旅资源,与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是西樵在建设人文湾区中擦亮“岭南文旅特色小镇”这张名片的“底气”。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西樵正在探索国家生态公园创建和文旅产业发展相结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目前国家生态公园通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编制中,我们将加快核心区万亩桑基鱼塘建设进度,进一步完善园区内基础设施配套和规范生态养殖,推动区域生态健康有序发展。”据关海权介绍,西樵将继续实施“美村计划”,加强城乡生态公园建设,逐步形成“以千亩以上生态绿心为龙头,以城市综合性公园为骨架,村居公园均衡分布”的生态公园体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富有岭南水乡特色美丽家园正逐步走向现实。随之而来的是文旅产业的发展和完善,并逐渐塑造出岭南文旅特色小镇的雏形。
近年来,西樵推进《西樵山优化升级三年行动计划》,西樵山缆车改造提升力争在2021年春节前完成项目建设;环西樵山轨道新交通力争2020年动工,深化景点、景区、山上山下、景区和城区之间的交通衔接;西樵山上古村落首批民宿试点力争明年春节前部分完工。
在山下的听音湖片区,更多的文旅构想正在逐一实现:飞鸿馆正式投入使用,将打造成为南中国武术中心;樵山文化中心东西两翼本月底投用;听音湖二期灯光提升本月完成;西樵宋城项目加快建设;有为馆将于2020年动工建设,计划与广州美术学院合作打造“广府美术馆”;粤菜美食集聚街区正在规划设计,力争明年上半年动工……
此外,作为“南方影视中心”影视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区域,西樵正争创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合作试验区。国艺文化集团计划再投入2亿美元,其中美国好莱坞一家电影制作公司计划投入1亿美元,目标是打造成为高级影视旅游基地,投资到位后每年将有5部海外电影和3部海外连续剧在西樵拍摄和制作。
城市产业
万亩村级工业园改造推动产业升级
“文旅融合城市,产城共融提质”,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过程中,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当下,西樵的城市更新和产业结构也在掀起热潮。
当前,西樵全镇大大小小村级工业园区共有58个,基本上是上世纪80年代兴建的低端厂房,产业用地效率较低,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还存在各种安全隐患。西樵必须攻坚克难,进一步整合土地资源,让经济高质量发展拓面提质。对于西樵来说,需要以村级工业园连片改造作为切入点,提升城市形象,也为新产业进入腾出空间。为此,今年西樵推出五个连片改造村级工业园片区,合共12588亩,着力打造山北片区(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社区)、西江片区(工业互联网小镇)、三乡片区(新消费品产业社区)、山南片区(互联网+科创产业生态社区)、听音湖片区拓展区(文旅小镇),作为带动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在产业布局方面,西樵一方面持续推进陶瓷、纺织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坚定不移推进陶瓷抛光砖行业和纺织印染行业的整治,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进华南国际轻纺城建设,支持企业瞄准科技前沿,集中突破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同时,组织企业参加2019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等国内外大型展会,积极开拓纺织市场。
另一方面,则是继续延伸卫生用品产业链。今年上半年,卫生用品产业规上企业总产值12.27亿元,同比增长12.8%,卫生用品行业已经成为西樵产业经济的新增长点。接下来,西樵将强化卫生用品行业的产业链招商,进一步擦亮卫生用品产业区域品牌,在村级工业园连片改造提升中也会重点优先保障卫生用品上下游产业的土地和载体的使用。
未来,西樵将继续加大产业载体建设,让中小微轻资产的成长性企业能够快捷地低成本地落户西樵。同时,加大招商,通过引入专业的产业园区建设运营商,帮西樵集聚一批成长性、科技型的企业。
文/关婉灵 关蕴琪 西樵供图
制版:游曼妮 刘艳兰 丰卫平
文章来源于南都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