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逆袭”背后的顺德教改之路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今年高考顺德一中首次实现高分优先投档率突破90%。李海符 摄
“知道分数被屏蔽那一刻简直不敢相信,马上截屏给老师求证。”6月24日,广东高考放榜时,顺德一中考生林珈禧得知自己闯进了全省文科前50名时又惊又喜。
相较之下,林珈禧的班主任吴浪思得知消息后显得较为平静,因为他知道这个学生虽然中考排名仅为顺德区160多名,但在经过三年的锤炼和科任老师倾注无数心血后,已经具备冲击全省前列的实力。
从中考到高考,三年写就逆袭故事,林珈禧并非孤例。李兆基中学考生杜宇婧从中考全区805名到高考全省前50名、容山中学考生吴文斌从中考全区2000多名到高考全省2000多名……今年的高考中,在三年前招生录取分数线处于相对劣势,且全省高分考生人数整体较去年下降的形势下,顺德高考捷报频传,22所高中涌现无数励志逆袭神话,尖子生培养成效显著,全区达到高分优先投档线人数(以下简称“高优生”)逆势增长693人,占佛山市65%,明星学校、明星班级大量涌现。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张沉甸甸的高考成绩单背后,既是顺德学子刻苦的拼搏精神驱动,也是教师高水平教学能力和各学校超强培育能力的体现,既是顺德教育综合改革三年来的突出成效,也一举打响了顺德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哨战。
学校百花齐放:既有高原,也有高峰
“李兆基中学这次创造了首次拥有高考成绩屏蔽生和优先投档率再创新高两项新纪录。”李兆基中学校长林俊才说,今年学校总成绩超过高优投档线50分以上共156人,进入全省文理前1万名的尖子生达113人,而与之相对应的是高一入学成绩排全区前300名仅3人,全区前800名仅93人。
对于“低进高出”和“高进优出”,容山中学校长区淑玲同样感慨颇深。三年前她履新容山中学校长时,正值顺德教育综合改革启动之际,彼时该校纯文化类考生上重本的人数还没有达到100人,今年全校上重点预计将超过210人。
“当时我提出三年内重本人数要达到200人,很多人怀疑目标是否定得太高,我自己也没有底气。”区淑玲说,得益于顺德的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办学政策,容山中学办学格局不断扩大,一本率从2016年的9%提升到2018年的16%,不仅实现了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还让她坚定地立下更远大的目标。
过去三年,不管是顺德一中、李兆基中学这样的全区龙头学校,还是容山中学、桂洲中学、伦教中学等普通高中,在优质生源相对薄弱的情况下,都铆足了劲发力追赶,艰苦奋战,不断刷新办学新高度,推动了顺德实现高中教育高位均衡,既有高原又有高峰。
各校实验班、创新班的亮眼成绩则是较佳说明。如顺德一中理科尖刀班总平均分637分,超一段线142分;文科尖刀班总平均分613分,超一段线67分,全校高分优先投档率(以下简称“高优投档率”)首次突破90%;李兆基中学文理创新实验班高优投档率均近100%;郑裕彤中学理科和文科创新班高优投档率分别为100%和95%;华侨中学两个理科优秀班级高优投档率均近90%。
此外,乐从中学理科实验班上高优线41人,上线率达92%;有八个班本科上线率达100%;罗定邦中学两个理科实验班高优投档率均接近90%;容山中学艺术班50人参考,49人上本科线,本科率上线率超过96%;龙江中学98名英语薄弱生选考日语,本科上线率达70%。
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黄晨曦介绍,2016年是初升高生源回流的过渡时期,高中学校的生源情况不甚乐观,当年招生录取分数线处于相对劣势。同时与周边地区相比,2019届顺德高考考生少了4000多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2016年启动教育综合改革以来,顺德通过初中改革、高中多样特色发展、基础教育十二年一贯全链条式人才培养、拔尖学生培养模式创新等综合施策,打响了教育提质攻坚战,交出一份亮眼成绩。
据较新统计,佛山市进入全省文理前50名共9人,顺德占3席;清华领军计划佛山共2人,顺德占1人。顺德区实考人数13256人,高分优先投档线3820人,上线率28.82%。本科上线人数首次突破1万人,达到10203人,上线率76.97%。总分600分以上352人。与2018年相比,高优上线人数净增693人;本科净增882人,增长率超过9.26%;600分以上人数净增33人,增长率超过10%。
“顺德高中点线面全面提升,在入口分数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实现高考优质逆袭,也充分证明了顺德学子强劲的后劲及顺德教师高水平的育人能力。”黄晨曦说。
成绩后来居上:既有强烈责任心更有科学方法论
从小到大,杜宇婧的家长在学习上并没有为她设定很具体的目标。“她初中的时候最差考到了年级七八十名,我们都没有责怪她,而是充分相信她能自己调整。”杜宇婧的妈妈李凤英说。
中考时,杜宇婧排名仅为全区805名。“进了李兆基中学后发现这里强手如林,激起了我的好胜心,所以从高一开始我就从来不敢松懈了,直到高三稳居年级排名前列也一样努力。”杜宇婧说,自己的性格是遇强则更强,学校严谨的学习氛围令她十分有动力学习。
林俊才说,学校一直坚持“自主、快乐、和谐、高效、拼搏、成功”的备考理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端正心态,寻找好的学习方法,增强斗志,对目标和理想有坚定的追求,向思想要质量。
但这背后也倾注了教师团队无数的心血。林俊才介绍,李兆基中学有一名学生在高考前因病不得不在家休息,四个月来,他的科任老师跟家长建立了微信群,把每天要完成的作业,还有学生要了解的知识通过微信每天发过去,学生又通过微信反映问题让科任老师指导,最终这名学生拿下文科599分的高分。
同样的,林珈禧的成长也离不开各科老师的悉心指导。吴浪思介绍,林伽禧较大的特点是没有学科短板,各科都比较均衡,所以科任老师更要在细节上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比如政治科目有段时间林伽禧的卷面分不理想,主要是无关的话语比较多和字写得不好看,为此政治老师多次找她分析原因,还拿出试卷仔细对比,连具体到哪句话多了哪个状语导致扣分都给她分析出来,经过这样的训练,她的文科综合答题越来越规范。”吴浪思说,还有林珈禧的每篇作文语文老师都会非常详细地给她讲解,还让她学习别人的优秀构思,争取拿下更高分。
既有强烈责任心,更有科学方法论,这样的备考故事在各个学校屡见不鲜。罗定邦中学校长熊文华介绍,得益于该校推行的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1+1”主体构建课堂改革,今年高考学校高优线投档人数首次突破200大关。
黄晨曦则介绍,为了加强质量检测及分析,高三的六次模拟考试后,区教育发展中心都会形成详细的分析报告并及时召开分析会,依托大数据的跟踪分析,为各校备考找准“病灶”、开好“良方”。
同时,顺德开发了尖子生培养大数据平台,完善了尖子生数据库,实施“一生一案”精准培优策略。每月召开一次高三尖子生培养研讨会,分层分类开展尖子生培养工作。采取外聘备考专家针对辅导的方式,利用寒假组织顺德一中、国华纪念中学、德胜学校尖优生开展了冬令营培优活动等等,为全区尖子生培养和上线率的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今年6月,顺德召开全区教育大会,吹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高考是教育的聚焦点,高考成绩则是评估整个顺德区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顺德教育局局长闵乐萍表示,在顺德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示范区的今天,必须构建符合高质量发展的高质量教育体系,顺德将力争到2021年,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体制机制改革创全国一流。今年的高考成绩为顺德各界注入了一剂强心剂,顺德教育正以昂扬的姿态,扬帆起航再出发。
■链接
数读顺德高考成绩单
1.高优线:高优上线率逐年稳步提升,从2015年开始保持2个点的一本率提升幅度,2018年到2019年高优率提升超4个点,达到28.82%。与周边区域一本率基本持平。
2.本科线:本科上线率从2015年61.92%开始以每年约3个点的幅度稳步提升,到今年本科上线率比去年提升6个点,达到76.97%,与周边区域本科率相比有优势。
3.尖子生:尖子生人数以600分人数统计。2018年高考全区600分以上人数仅319人,与周边区域相差近200人。今年全区600分以上人数约352人,与周边区域仅相差38人。
4.清北生:目前接到清华北大邀约的学生人数近10人。
5.多样化:特色高中出彩,成才渠道更多元。顺德区华侨中学刘曲浩然拿下全省音乐类总分排名前列名;蓝雨晴名列全省音乐类总分第11名。均安中学体育类考生黄超敏名列全省第11名。顺德区实验中学美术考生卢锦禧有望被清华大学校美术学院录取,音乐考生欧小蓓和胡泳欣有望被中央音乐学院录取。
撰文:蒋晓敏
文章来源于南方日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