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小镇变身生态产业新城 "一岛两湖"成丹灶品牌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中共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第三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回首过去的5年,丹灶的变化翻天覆地。从大金智地的崛起到联东U谷入驻,从金沙岛湿地风光渐美到翰林湖花海四季飘香。昔日的南海西部小镇已经摇身变为生态秀美、新兴产业集聚的广佛热土。
近5年来,丹灶的产城定位进一步明晰,比邻桂丹路的丹灶新城毫无疑问成为发展的中心。
过去五年,是丹灶实现跨越发展的五年。丹灶以党建引领,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升,促进基层善治。在此基础上,产业结构和生态品质不断完善,实现了区域竞争力和居民幸福感的“双丰收”。
丹灶翰林湖花海已成为广佛市民休闲摄影的热门景点
党建大视野促进基层善治
在刚刚过去的南海区党建务虚总结会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五次提及丹灶,对丹灶的党建引领成效点赞。从近一年来的媒体观察来看,无论是重大项目决策还是基层治理的细碎问题,丹灶镇党建引领作用的发挥无处不在。
去年11月26日,丹灶镇最后一个经济社表决通过新的股份章程,成为南海区排名前列完成股权确权表决的镇(街),从而完成了这项基层“难题”。其中,党员干部驻点直联发挥了巨大作用。石联社区驻点团队联络员、丹灶镇城乡统筹局常务副局长黄奕创表示,表决前期驻点团队组织对村民进行业务培训,学习方案内容。此外还分组落户,全覆盖地宣传讲解方案。石联社区下辖的5个经济社中,股权确权表决通过率达100%。
而这项经验同样被用于今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丹灶镇创下了3周完成选举投票的“神速”,党建引领成为基层治理的“定海神针”。
党建大视野下,党的执政能力显著提升。过去五年,丹灶推动18个村居党组织升格为党委,设立经济社党支部162个,树立“书记项目”党建工作品牌,“大党建”格局得以形成。在提升党员素质方面,丹灶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统领,设立全区排名前列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基地“有为党校”,创设农村青年党员先锋营,党内教育从集中性向经常性延伸。在抗击“彩虹”暴雨灾害等工作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体现。
更为难得的是,党建引领下,丹灶镇党员干部的办事能力和效率显著提升。“丹灶镇的干部很好打交道,谈事情时重点突出,办事配合度、效率都很高。”一位经常和镇街打交道的媒体工作者曾这样评价。据悉,丹灶镇实行集中高校培训、请来专家授课等方式,定期开展机关干部培训,完善竞岗、轮岗和考核机制;搭建镇村干部双向交流、有为工程等年轻干部成长平台;设立村居“一把手”人才库,将培训资源向经济社全面延伸。
“强中心”明确产城布局
如果说党建引领是存机制的无形平台,那么产城建设则是跃于版图的有形布局。近5年来,丹灶的产城定位进一步明晰,丹灶新城毫无疑问成为发展的中心。
从地图上看,丹灶新城位于桂丹路、樵丹路、丹金大道、樵金路的合围区域,囊括了丹灶、金沙两大片区的中心区。过去的五年中,丹灶的重点产业规划大金智地、重点城市生态项目翰林湖、重点高新科技型企业载体联东U谷、重点孵化器力合星空-728创域一一布局,丹灶新城逐渐成为产城和谐发展样本。
丹灶镇重点科技孵化器“力合星空-728创域”即将启用
把丹灶新城打造成为“强中心”后,丹灶整体的发展格局基本成型。中心地带布局大金智地科技创新先导区,北有生态工业园智能制造装备集聚区,南有物流新城主题特色工业区,向东可对接佛高区优势资源,向西能辐射三水、九江、西樵等区域的产业文化链条。
在这样的格局下,丹灶对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以及招商引资工作的发力点十分明晰。过去的五年,丹灶镇领南海之先在深圳设立排名前列驻外招商点,组建了强大的统筹招商团队。普洛斯电商物流园、联东U谷、力合星空孵化器等一批载体型、科技型项目成功进驻,发展后劲得到有力保障。同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丹灶汽配产业集聚成势,精密机械、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壮大。传统五金在促进就业创业、藏富于民的地位得到巩固,农业建成水产全链条。而丹灶的税收增速也多年位居全区前列。
“一岛两湖”成就丹灶品牌
东部的金沙休闲运动岛、中部的翰林湖、西部的仙湖,这三颗镶嵌在丹灶版图上的明珠如今已经被列入丹灶城市发展的一号工程。“一岛两湖”是丹灶的生态优势,丹灶镇党委书记林健曾把其比喻为丹灶的“女儿”,要把她打造成“绝世佳丽”。
可以说,这是丹灶“品牌战略”的重要举措。唯有建设好让人记得住的名片,把城市建设好,才能吸引人才,集聚产业。此前,丹灶成立了有为创展公司,专攻“一岛两湖”的开发工作。
2014年,丹灶镇打通了42.3公里的金沙休闲运动岛绿道,恰好是国际马拉松长跑的距离,为“休闲运动”的定位提供载体。近期,仙湖旅游度假区聘请了千灯湖的规划设计公司,规划仙湖未来的发展模式,并准备开展设计大赛。而丹灶翰林湖的花海一早已经成为广佛市民休闲摄影的热地,此处定位为都市型生态农业园,近期将申请省级生态农业园。
从“一岛两湖”的打造出发,丹灶近年来在生态环境美化、民生工程建设上下功夫,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以康有为文化节为例,该活动已经举办12届,成为每年丹灶居民欢享的文化盛餐。近5年来,康有为文化节品牌愈加响亮,“有为优质”评选参与踊跃,省“有为杯”报告文学奖成功落户。今年,康有为文化节更名为康有为旅游文化节,把“一岛两湖”的建设与文化活动相结合,进一步擦亮丹灶品牌。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