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中生存的佛山汽车站 不时传出搬迁消息

佛山资讯助手 2018-06-27 08:01:13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再也难寻往昔鼎盛。

下午5点的佛山汽车站售票大厅内,空空荡荡。12个售票窗口中,10个窗口前摆放着“停止服务”的蓝色牌子,仅4号和6号窗口对外售票。在约5分钟的时间内,相继有一位带孩子的父亲和三个结伴而行的女人在窗口前购了票。

“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冯颖君望着空旷的售票厅,有些感慨。她在售票厅右侧一角的咨询台工作,1年前内部调岗来这里。

对于这座在汾江中路伫立几十年的老车站而言,更大的波澜或许是,今年5月禅城环保部门的一纸文件。根据《禅城区2018年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今年禅城区将启动佛山汽车站、城巴客运站的搬迁。

    尽管随后佛汽集团回应,佛山汽车站2年内不会搬迁。但无法否认的是,每日车来车往,时光日复一日流淌的车站,正面对着内与外的急剧变化。往昔的鼎盛,似乎再难寻到了。

(鸿运汽车站售票厅,乘客带着小孩买车票。)

高峰时,候车厅内的座椅全收了

候车厅光线暗淡,天花板上的中央空调呼呼吹着冷气,这是6月的一个下午。乘客大都低头盯着手机屏,偶尔扬起脖子,瞥一眼入闸口上方电子显示屏的发车时间,估摸着还有多久上车。

将近5点,候车大厅广播响起,“到阳山的旅客请排队候车”。12号门前,散坐在蓝色塑料椅上的几排乘客哗地起身,快速抓起行李,匆匆朝闸门走去。检票员于春芳推开闸门栓,检票后,乘客鱼贯而入,不到20位。

佛山汽车站的客运大巴,通常是45座。这意味着,这趟车至少会空出一半座位。

(一辆客车从佛山汽车站驶出)

在司机张昌泉眼中,这没什么稀奇。6月12日下午4点多,他开车从深圳往返后,一边啃着玉米,一边来到客运站停车场旁的司机休息室。休息室约20平方米,一台电视播放着节目,声音开得很大,穿着蓝色短袖制服的5位司机,围着2位下棋的司机,正在“观战”。

张昌泉这趟单,佛山往返深圳,每趟198公里行程,去程载了11人,回程载了14人。客车也是45座,来回载客数均不到三分之一。以前春运高峰期,他有时还要加班。

“6月12日,共586班车;6月11日,591班车。5月1日,正班和加班,共662班。”于春芳从广播室调取几日的总班次数据后说。她今年39岁,是客运科服务班的班长,来车站工作8年。“以前一天有近千班次,现在只有五六百。”

客流、班次减少,候车厅内一部分入闸口也长期关上。候车厅共有28个乘车入闸口,目前经常只开18个。

于春芳还记得好几年前,客运高峰期,特别是春节、清明、五一国庆,候车大厅被挤得水泄不通。28个入闸口全开,还临时增加入闸口,车站门口搭起临时售票棚。“那时车站门口全是人,进都进不来。因为车多比较堵,如果一晚点,这批旅客没走,外边的旅客也不能放进来,连月台也站满人。候车厅的座椅全收起来了,没凳子坐,旅客全站着,挤得不得了,我们自己都有些害怕。”说起那几年场景,于春芳笑了起来。

“五六年前,春运或十一黄金周,佛山汽车站客流较高峰一天曾达4.2万人次,而近几年,较高峰只有1.5万人次。”佛汽集团相关负责人黎先生说。黎先生在佛山汽车站工作30多年,他的父亲也曾在这里工作,他笑言“自己是吃着车站的饭长大”。

多元出行,客流冲击不可避免

较先对汽车站客流造成冲击的,是2010年广佛地铁的开通。开通初,地铁日均客流约10万人次,去年,日均客运量达29.4万人次。

记者曾在2016年,在佛山汽车站乘坐佛山到广州番禺的客车,45座仅载了3位乘客,路上多次遇到红灯、堵车,全程耗时近2个半小时。而如果搭乘地铁,耗时约1小时10分钟。

广佛之间的客运班次,一度是发车时间最密集的。现在,佛山到广州仅剩流花一条线。目前,佛山多条地铁正施工建设,除了广佛线,未来还将有9条地铁直通广州。

乘客李成(化名)即将搭乘佛山到阳山的客车,他很是笃定地说,“我去的地方没通高铁,不然肯定坐高铁。现在交通发达嘛,比如去广西都坐高铁,高铁票价和汽车票价差不多,快很多。”2010年广州南站开通,到深圳只需半小时。2017年,佛山西站开通,到广州南站较快20分钟,到深圳50多分钟,到广西桂林不到3小时。

“客流量真正下降是从2012年开始,那时候私家车也逐渐多起来。”黎先生说。2011年底,佛山成为继广州、深圳、东莞之后第4个“百万车城”,目前佛山汽车保有量已破220万。小长假期间,省内自驾游成为不少佛山家庭的选择。

去年以来,汽车站客运量下降较明显,黎先生表示,可能因为网约车兴起。李成也坦言,如果坐客车花费100元,打顺风车120元,为什么我不多花20元?舒适度更高,还能上门接,点对点送到目的地,客车还要再转车。

他谈到不是很愉快的一次乘车体验。一次,他从东莞厚街坐客车来佛山,用手机地图查,全程需要1个小时,但客车在中途停了好几个站,兜兜转转,花了3小时。

在佛山汽车站候车厅,高峰期车站内外人山人海的场景,难以再现了。“春节在老乡群、同学群里问一声,有车没车的,可能就拼车一起回家。”曾经每逢春节在汽车站乘车回家的王先生说,这两年不再去坐客车。

公路客运量锐减,并非佛山汽车站一家的遭遇。“南海汽车站今年将搬至佛山西站,佛山镇一级如里水、九江、南庄的客运站,有的可能每天仅几十上百乘客,较难运营。”一位相关人士表示。

老车站里的新气象

16层高的汽车站综合大楼,白色外墙,隔一站公交的地方,是佛山火车站。大楼建于上世纪90年代,2万平方米,一楼经营客运,汽车站候车厅紧挨鸿运电脑城。这里,随处可见花花绿绿的购票进站提醒或者电子产品广告牌。

今年,佛山汽车站新安装入站刷脸设备,保安叶师傅站在进站口,偶尔会提醒乘客,拿出身份证,对准刷卡处。“没有电子设备前,我们都是人工检票,每张票都要看一下。”现在进站刷脸,只需要3到5秒。

不管是此前的电子验票系统,还是刚换的刷脸系统,进站口设备升级,带来治安状况明显好转。2016年,叶师傅与其他保安一起抓到过一个调包的小偷,但这2年,候车厅里几乎很少发生偷窃事件。

冯颖君在咨询台工作前,做了3年检票员。曾经她要核对每张车票,再用笔划一下,速度较慢。换成自动检票系统后,检票员工作轻松不少。

2015年,“互联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场横扫中国的智慧革命,也在这座车站迅速铺开。佛山汽车站同年开通微信购票,一年后,高峰期微信日均售票达6000张。黎先生介绍,在以前,比如要买一张梅州下辖县城的车票,可能一天只有一班车,几十个座位,临时买票很可能买不到,乘客必须提前一天来车站窗口购票,乘车日再来搭乘,需要跑两趟。

旅客减少、智能检票、微信购票,车站里的检票员和售票员突然相对多起来,售票窗口经常摆起“停止服务”的牌子。有人主动辞职,冯颖君也由检票员岗位分流到前台岗。于春芳说,以前客运科服务班有40多人,高峰时达53人,现在只有20多人;售票班人数,从20多人减少到10来人。

冯颖君现在的工作,是每天回应前来咨询的乘客的各种提问。问题从查深圳最近有几点的车,到附近有没有旅馆,如何坐车去佛山西站,或者是如何购票,是否可以微信支付。甚至有人会问,“我手机没电了怎么买票?”一刻钟内,大约7、8名旅客向她提问。

咨询台旁,立着2台崭新的自动取票机,仅有2人在取票。“现在乘客微信购票后,也可直接凭二维码扫码检票上车,无需经过售票厅和取票机。”冯颖君直叹变化之快。冷冷清清的售票厅里,有时候工作人员比买票的乘客还多。

思考

公路客运突围之路何在?

公路客运是传统行业。解放初的佛山汽车站,只有不到10台车运营。改革开放后,外来务工者涌向珠三角,上世纪90年代又兴起南下淘金热。在佛山,佛山汽车站是他们接触这座城市的排名前列个窗口。若干年过去,他们有的已在佛山成家立业,购车后不再搭乘客车,然而车站一直在那里。

目前,汽车站运营车辆超过300辆。在那些不愁客源的日子,有人看到春运火爆的场景,笑言乘客争先排队给汽车站送钱。可是现在,一辆车满员也变成一件难事。

应对客源锐减的变革,在车站内部悄然发生。2015年底,佛山汽车站开通定制巴士,首期2条线路,“桂城—三水乐平工业园”、“禅城—三水乐平工业园”,目标群体是佛山路程较远的上班族。此后,还开通佛山到广州大学城、到珠海高校的校园定制巴士等。

在广佛客运线不断收缩时,另一方面,偏远地区线路在增加。车站试水联程联运,推行一票到乡镇,部分客运资源下沉。那些地方尚未通高铁,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客运的“蓝海地带”,又可省却乘客转车的折腾。

去年8月起,佛山汽车站直达阳山、连州的班车各增1班,阳山、连州同为清远下辖县。车站乘务人员表示,客车到达县市汽车站后,会有工作人员安排转班车,一票到乡镇。比如连州班线加1元,可到达东陂、洛阳、石角、丰阳。

面对空载率高的困境,佛山汽车站正将部分车辆车型,从原来的45座,改为中巴车型,或者减少发班车次,节省经营开支。还在开展旅游大巴租赁业务。

佛汽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尽管有些线路有亏损,比如广州,十几块的车票,几位乘客,可能无法支持一路的油费、路桥费。但有其他线路比如东莞、肇庆、清远,是有盈利的,而且客运看淡旺季,旺季也有盈利。总体平均下来,盈利很难,但能维持日常运营。

“客运不可能取消,有的乘客肯定是有乘车需求的。”李成表示。于春芳说,有些乘客行李比较多,大包小包,或者一些老人不会使用互联网购票,来汽车站乘车会比较方便。

较新进展

搬迁消息又出,这次是真的吗?

“搬迁?不可能!”叶师傅直摇头,“我几年前就在收音机里听说汽车站要搬去南庄,说了多少年拆,一直没动静。”他在佛山汽车站做保安10年。

搬迁消息源于今年5月禅城环保部门印发的《禅城区2018年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为治理大气污染,将启动佛山汽车站搬迁。这如同在水中扔下一颗石头,激起一圈圈涟漪。这座留下佛山人记忆和外来务工者身影的车站,更引发不少人感怀。

“佛山是我第二故乡,从十七岁在佛山生活工作,足足呆了三十几年,对佛山感情深厚。每次到佛山市里,汽车站是必经之路,车站给繁华闹市增添了气氛,听到搬迁真有点不舍。”新佛山人卢建华表示。

汽车站附近一位居民在网上留言,“从小在车站附近长大,看到车站从以前喧哗吵闹通宵排队,到现在秩序井然电子购票。这里还是穷游的出发点,归来亲切的终点。没了汽车站,除了少一段记忆,还少了那种熟悉的感觉。”

不过佛汽集团随后回应,佛山汽车站2年内不会搬迁。至于未来究竟是搬还是不搬,尚未有明确说法。但佛山汽车站搬迁消息,已传了10年,一度拟定魁奇路或者南庄为搬迁点,但现实给出了否定答案。

 “汽车站有700多员工,这么大的面积,今天去哪儿找这么一块地,搬迁整个车站?而且搬迁涉及停车场、公交站等配套,工程不可谓不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直言,“汽车站客运萎缩,花费可能不菲的投资,是否值得?”对于环保问题,记者了解到,汽车站的客车都经过了环保检验,有绿色标识。而且现在的汽车班次,比以前减少近一半。

对于其涉及的污染问题和程度,相关部门并未给出明确论证。然而无法否认的是,随着几年来佛山城市升级,特别是环保利剑高悬于这座制造大市上空时,那些曾经的老旧车站、码头,前途未知。

佛山汽车站员工的工作流动性不算大,很容易找到一位工作上十年或者十几年的员工。冯颖君是其中年轻的一位,她17岁在学校时被招入汽车站做检票员,今年21岁。冯颖君住车站附近,上班很方便。她的工作是两班倒,早上6点到中午1点半、中午1点半到晚上9点。以前前台有人换班,现在一个人顶一个班。

司机张昌泉52岁,在汽车站开了18年车。他的照片被挂在墙上的荣誉榜上,他在这里安全行车里程累计达200万公里以上。休息室里,一位司机打趣,“你看你墙上的照片,30多岁来车站时多年轻啊,看看现在。”两个人都笑了起来。

来源:南方都市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