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乡魅力!我市全面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行动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改造后的南海里水赤山村夜景。)
“了解居民需求,发动群众广泛参与。使社区居民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宜居城乡。”昨日,在城市更新与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2019年工作计划进行了汇报。其中,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为路径的《佛山市开展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共同缔造行动计划》)被列入市住建局未来几年的重点工作。文件已由市住建局草拟并征求各部门和各区政府意见,正在报市政府审定。
以房前屋后环境建设的实事为切入点
村里有哪些待解决的问题,村民自己提出;房屋、厕所怎么改造,村民和专家商量决定;村民参与项目决策、建设,成果由村民代表参与评价……在福建、广东、辽宁、湖北、青海等省的部分市(县)陆续开展了“共同缔造”活动基础上,今年2月,住建部下发《关于在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中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指导意见》,要求全国各省市以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为切入点,广泛深入开展“共同缔造”活动,建设“整洁、舒适、安全、美丽”的城乡人居环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佛山快速响应,由市住建局草拟了《佛山市开展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行动计划》,提出了我市开展《共同缔造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资金保障以及多部门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
“住建部指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历史欠账严重,农村居住环境脏乱差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这类问题在我市不同程度存在。佛山正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落地见效,城乡人居环境是重要指标,是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关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陈浩斌说。
据悉,佛山的“共同缔造”行动将坚持新发展理念,科学规划城乡建设、批次推进,以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务实推动以基础便民设施建设完善、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市容环境和村容村貌整治提升为主攻方向的城乡人居环境改善行动,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宜居城乡,助推佛山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建设,使人民的幸福感更加具体、充实和可持续。
引导居民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
《共同缔造行动计划》提出,我市将建立因地制宜、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六大推进原则,根据不同社区人居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因地制宜确定建设和整治重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政府与社区居民交流的渠道,搭建社区居民沟通平台;充分激发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发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房前屋后的环境整治中;鼓励社区居民通过社区居(村)委会或居民自治组织,共同商议拟订居民公约并监督执行;建立健全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项目及“共同缔造”行动开展情况的监督考核标准和监督考核机制,组织居民参与活动评价和反馈,最终实现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工作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社区环境,形成和睦的邻里关系和融洽的社区氛围。
陈浩斌表示,“共同缔造”行动的核心在于使社区居民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使基层政府和相关部门从传统的决策者、包办者转变为引导者、辅导者和激励者,使人民群众变为主动参与者。“例如我们会通过座谈走访、入户调研、工作坊等方式,了解居民需求,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开展多种形式的基层协商,共同确定社区需要解决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方案,激发居民参与的热情。”
佛山“共同缔造”将覆盖所有社区与村庄
根据住建部要求,各省(区、市)要在行政区域内每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选择3~5个不同类型的城乡社区开展“共同缔造”活动试点,探索创新理念思路、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2020年全面推广、系统推进,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到2020年,城乡社区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到2022年,基本实现城乡社区人居环境“整洁、舒适、安全、美丽”目标,初步建立“共同缔造”的长效机制。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要提升佛山城乡魅力,留住乡愁留住人,必须要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在对照住建部标准的基础上,佛山《共同缔造行动计划》提出了全覆盖的要求,通过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统筹推进三步骤,在各镇街和村居开展试点,探索创新理念思路、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计划用四年时间基本实现城乡社区人居环境“整洁、舒适、安全、美丽”目标,初步建立“共同缔造”的长效机制,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宜居城乡。
“共同缔造”的核心理念是居民提出需求,与政府一起做改造方案,同时参与评价,以人民是否满意为验收标准。佛山在前几年宜居城乡创建、古村落活化升级等工作中已经积累了深厚的群众参与基础,有利于“共同缔造”行动的全面铺开。“在古村活化改造中,老房子修缮一新,古民居成了知名景点,臭河涌变得干净清澈,带动村里环境改善的同时还能增加收益,村民都非常愿意积极献谋献策、出钱出力参与。”市住建局村镇建设科科长袁海鹏说。
来源:佛山日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