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正在“逃离”双十一

佛山资讯助手3 2021-11-11 11:02:22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直击当代年轻人的生存现状

双十一来了!你的购物车清空了吗?

起源于单身群体亚文化的光棍节,随着电商日趋成熟,渐渐成为全民网购大狂欢的主流。

无论学生党还是上班族、职业女性还是退休大叔,越来越多不同画像的网民加入这场狂欢大军。

从2009年双11元年开始,每年电商平台的成交记录都在不断刷新。在2020年,二十四小时内总成交额达到4982亿元,比上一年翻了一倍!

是谁撑起了这场盛会?根据电商平台的数据,“80后”、“90后”已成为消费主力,占据平台用户的半壁江山。

地区分布方面,2020年的双11,广东省在全国购买力省份中排名排名前列,已经延续五连冠。

经济发达、发展快速的城市,在各种形式的消费中都会更加活跃,而广东如今的浪尖就是粤港澳大湾区。

这次,我们就一起聚焦到广东,解读在双11狂欢背后,在快节奏、物质丰富、信息爆炸的时代下,这届年轻人的生存现状:

|珠海实景图

01

今年的双十一,我不会再买买买了

兰娜是个80后,从初出校园到成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双十一几乎伴随了她来珠海的青春,也记录了她消费观念的变化。

“早些年的双11,很多商家的优惠都很实在,当时的手机、电脑都是在双11期间买的,确实能省不少。”

|示意图

兰娜每年的消费计划都是围绕双11展开:

“纸巾这类的消耗品一年只买一次,一次买够一年。看上的服装、电子产品,孩子的玩具零食,统统放入购物车,到双11再统一购置。完成每年的大采购后,感觉自己就是个超会省钱的小天才”兰娜这样说。

实际上,习惯网购的朋友最后都会明白:想省的钱越多,潜在的成本就会越高。

“一入网购深似海,从此早睡是路人”。为备战双11,兰娜每年都要熬上几个通宵去比价、抢优惠券,牺牲了不少睡眠时间。

|示意图

最近几年,促销期间减免红包、首单礼金、凑单满减、分期免息等操作,还有今年分享购物车的新玩法,让她眼花缭乱。

渐渐的,双十一的网购大狂欢变成了高强度的“战争”,最终并不是买家的胜利:

“现在商家越来越精明了,玩法就像做阅读理解,难度越来越大。即便是有优惠,也不值得付出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回顾往年,兰娜都会发现自己买到一些不实用的东西:“为凑单买的瑜伽垫,只铺了一次就搁在墙角;那些网红小家电,也只有在卖家秀里好用;即便是按需购物,计划总会赶不上变化”。

“今年的双十一,我不会再买买买了”。

兰娜开始觉得,生活中比网购重要的事情有很多。工作、家庭、健康、交际、人生规划等,都更值得去花费时间和心思。

比如,现在她一直想在买房首付没到位前,提升居住的条件。

兰娜现在的出租屋,是一套老旧的两居室。随着物品越来越多,储物空间捉襟见肘。一家人活动空间紧巴巴的,幸福感大打折扣。

|实拍图

兰娜坦言:“刚来珠海的时候,我以为凭借两个人的努力,不用多久就能站稳脚跟,现在想想真是太年轻了。”

“在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前,我不想再这样将就下去了。”

02

站在时尚前沿,生活却无质量可言

双11火爆的原因,除了省钱的门道,还有年轻人无处安放的梦想。

90后阿丘是圈子里公认的时尚先生。经常网购各种潮牌,是他保持光鲜的原因。但在今年备战双11的关键期,他却感叹道:“我这辈子最不该碰的东西,就是网购!”

阿丘与网购的缘分起始于高中时期。那时他省吃俭用半学期,买了当时较新款的AJ。新鞋到货后,配上不错的球技,让他直到毕业都是全校最靓的仔。

|示意图

人生的高光时刻,让网购在他心中成为 全能的存在,让他死心塌地追随网购的浪潮,一直保持到了工作后。

作为打工人能一直站在时尚前沿,代价就是成为纯粹的“月光族”,必须牺牲生活质量,甚至贴上多张信用卡,才能填补网购的高额开销。

其实很大一部分痴迷网购的年轻人,不是真的需要这么多物质,而是沉醉于等快递、拆快递的过程:

等快递时,他们一天能把物流信息刷新50遍,最想见到的人,是送货上门的快递小哥。

|示意图

阿丘清晰地记得,当年在等待新鞋到货时的辗转反侧,翻找包裹时的内心忐忑,捧在手心时的如获至宝,以及拆快递时,那堪比揭开新娘子红盖头的狂喜。

人一定要有梦想,网购就是最简单的“圆梦”方式:一件心仪之物,只需动动手指,支付相应的价格,就能自动送到家。

这样高效的“圆梦”方式,没有哪个年轻人会不喜欢。而改变阿丘对网购态度的,是最近网上“女子毕业9年抠出两套房”的新闻:

阿丘说:“看到这个新闻,我直接就出离了愤怒。她明明生活得毫无质量,却敢教化别人。但我后来反应过来:如果一件事让我特别愤怒,说明真的戳中了我的痛点。”

之前总感觉生活差了些什么,现在阿丘明白了,是他过于追求外在的光鲜,忽视了一个决定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阿丘没有房,他现在的住房环境,与时尚的自己格格不入。

|实拍图

“下班晚了,身穿价值上万的新款服饰,穿过昏暗的小巷、悠长的走廊,会提心吊胆、脊背发凉。”

|实拍图

曾以为租房只是找个歇脚的窝,但现在阿丘明白了,想要在城市中过上有品质的生活,看的不是长处,而是短板,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要兼顾。

“我原本对的‘月光族’的身份还挺自豪的,现在才发现小丑竟是自己。”看着鞋盒在角落堆积成山,阿丘陷入了沉思。

03

精彩的朋友圈,现实的社交孤岛

第七次人口普查中,珠海15-59岁人口占比74.12%,增速在广东排名第二,青春之城活力之都的名号当之无愧。

作为珠海的新生代,95后的麦子萌生了离开这座城市想法。原因是,交往了2年的女朋友和他分手了。

虽然心情低落,但他没有选择将自己关在出租屋内,因为那样只会更致郁。为了缅怀和告别,麦子一个人来到他们约会过的地方拍照打卡,和往常一样发九宫格的朋友圈,并配上看起来开心的文字。

很少有人能知道,一个朋友圈精彩的年轻人,内心真实的状态;就像很少有人知道,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到珠海的排名前列件事是做什么?

|实拍图

当年麦子选择来到珠海,是因为上大学时来珠海旅游,喜欢上了这里的蓝天。更是因为,当时喜欢的女孩曾说过,她也喜欢珠海的蓝天。

于是他们约定,到毕业就去珠海生活。先毕业一年的麦子,只身一人出发来到了珠海。做得排名前列件事,就是在街头巷尾的租房小广告中,找到容身之所。

|实拍图

麦子回忆起一个人租房的经历:“那是正值夏天,为了能凉快些我去拉开纱窗,结果旁边的窗户直接掉了。我排名前列时间给房东打电话报修,但房东听完后立马说:‘怎么解决?窗户是你碰掉的,当然是你自己解决!’”。

对于当时的邻居们,麦子也有很多话想说:“出租房不仅环境压抑,租户的成分也太复杂了。一开始我也不想放弃工作以外的社交,但和这些人建立联系真的太难了。大家来自天南海北,平时的沟通都存在障碍。”

|实拍图

“邻居也不是没有年轻人,一开始我也想交几个朋友,直到一天半夜,我被警笛声吵醒,出去一看,就看到隔壁平时还经常互相寒暄的小伙子被押走了。白天一打听,原来他是网上通缉的罪犯。”

自从来到珠海租房后,他在工作以外的社交基本为零,支持他坚持下去的,是和女友即将开启的新生活。

“后来她从学校毕业也来到了珠海。但她一来到这间出租屋,原本放着光的眼睛一下子就暗淡了下来。可惜当时我没有重视。”麦子轻轻叹了一口气。

|实拍图

“她提了很多次想要好一点的生活环境。但我却以各种理由敷衍她,直到我们的距离渐行渐远,矛盾不可调和。”

麦子十分后悔,即便他的出发点是为了更长远的未来,但如果他听到对方的诉求,换个环境好点的房子,也许就不会让熬过1年异地恋的感情,被生活现实所击败。

如今大部分年轻人的感情就是这样:如果没有当下生活的体面,就根本等不到美好的未来。

麦子在珠海的生活,已然成了一座孤岛。孤立无援的他,没有人互相照顾,没有朋友吐露心声,也没有心情展望后来了。

他不想做空巢青年,也不相信自己还有能力能在这座开始陌生的城市,重新建立亲密关系。摆在他面前的,似乎只剩下离开这一条路了。

04

融入城市新生活你只差一套冠寓

现在的年轻人,是意识觉醒的一代。

在他们的认识里,牺牲当下生活品质去换取未来的思路已经过时。

而城市和人才的关系,也演变成双向选择的过程。即便是特大型城市,想要留住年轻人,也必须为他们创造体面的生存环境。

|珠海城市的夜晚万家灯火

为了让青年人才实现城市的安居梦,龙湖积极投身其中,为城市青年“筑巢筑家”,研发了出龙湖冠寓这一时下租房市场中颇受年轻群体偏爱的产品。

|龙湖冠寓中山火炬开发区店实景图

目前,龙湖冠寓已布局全国30余个城市,已入住的房间数超过10万间,用户满意度高达95%,为努力融入城市的年轻一代,提供体面的居住环境,筑就一个个温馨的小家。

|龙湖冠寓珠海前山逸仙路店实景图

为解决年轻人的租房痛点,龙湖冠寓打造三条产品线——“豆豆、松果、核桃”,分别对应年轻人对“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三种不同租房需求。

上文故事中的主人公,其实都能在龙湖冠寓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龙湖冠寓南屏珠海大道店实景图

此外,冠寓还为在读生、毕业生打造“住梦计划”,在租金价格、灵活性、甚至实习机会等方面提供优惠便利,助力青年毕业生安居。

更暖心的是,龙湖冠寓独有的运营官机制,让年轻人不再是城市的过客:无论回家的时间有多晚,总有人在默默关心着你。只身一人来到城市,也不会是空巢青年。冠寓的运营官,总能在你需要的时候,送上及时的温暖。

|龙湖冠寓实景图

为打破年轻人的社交壁垒,龙湖冠寓每家门店都会定期举办读书会、桌游、火锅趴等线下活动,创造合适年轻人的社交氛围。和拥有同样梦想的同龄人一起吃饭聊天、游戏聚会,就是年轻人最渴望的归属感。

想要融入精彩的城市新生活,也许你只差一套冠寓。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